望罗浮

翘首东南紫翠山,白云飞去复飞还。
三千世界红尘外,四百峰峦碧汉间。
丹灶年深烟火冷,铁桥路杳雨花閒。
寻真未得乘风去,吟倚西楼十二阑(以上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遥望罗浮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现实无法触及的惆怅。

前两句写景:诗人抬头望向东南方紫气缭绕的罗浮山,白云在山间飘来飘去。这里用"紫翠山"形容山色瑰丽,"白云飞去复飞还"赋予云朵生命力,暗示山中有仙人往来。

中间四句展开想象:罗浮山是超脱尘世的仙境(三千世界红尘外),四百座山峰高耸入云(碧汉间)。山中炼丹的炉灶早已冷却(暗示仙人已离去),通往仙境的铁桥在烟雨中若隐若现。这些描写虚实结合,既有实际景物(山峰、丹灶),又有传说元素(铁桥、雨花),营造出神秘缥缈的氛围。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想乘风去寻访仙人却未能如愿,只能倚着高楼栏杆吟诗寄情。"十二阑"这个细节既点明诗人所处位置,又暗示他徘徊良久。全诗在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中,表达了凡人面对仙山时"可望不可即"的复杂心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白云""丹灶""铁桥"等意象,将一座道教名山写得仙气飘飘。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那种明知仙境难至,却仍心向往之的情感,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