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子晋孝廉把卷图
邺侯牙签三万轴,插架新如手未触。
退之此语微含讥,谓是书多难尽读。
陈家雁行好弟兄,一门以内七业成。
岂惟过庭学诗礼,已自拾芥联科名。
他年捉鼻知不免,归侍晨昏犹把卷。
会当读尽乃翁书,为尔披图留望眼。
退之此语微含讥,谓是书多难尽读。
陈家雁行好弟兄,一门以内七业成。
岂惟过庭学诗礼,已自拾芥联科名。
他年捉鼻知不免,归侍晨昏犹把卷。
会当读尽乃翁书,为尔披图留望眼。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子晋的读书人,他家里有很多书,但他不是那种只收藏不读书的人。诗人用两个古人的故事来对比:邺侯(唐朝李泌)藏书三万卷却可能没怎么读,韩愈(退之)曾委婉批评过这种藏书不读的现象。而陈子晋不一样,他们兄弟几人都很用功,不仅从小学习诗书礼仪,还都考取了功名。
诗人说陈子晋将来肯定要当官("捉鼻"指做官),但即使回家陪伴父母时也手不释卷。最后诗人鼓励他:要读完父亲留下的所有书,我(诗人)现在看着这幅《把卷图》,就期待着你实现这个目标。
全诗通过对比藏书家和真读书人,赞美了陈子晋勤奋好学的品质。最有趣的是结尾,诗人不是简单夸奖,而是像长辈一样既肯定他的现在,又对他提出更高期待,显得亲切又有深意。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