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其四

越女红裙湿,江边正寂寥。
沈沈春色静,脉脉去人遥。
咫尺云山路,霏微河汉桥。
泛舟惭小妇,寒水不成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江边的静谧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淡淡的孤寂与怅惘。

开头两句"越女红裙湿,江边正寂寥"像一幅水墨画:穿着红裙的江南女子衣裙被水打湿,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江边。这里的"湿"字很巧妙,既可能是被江水溅湿,也可能暗示她曾伫立良久,连晨露都打湿了衣裙。整个画面透着冷清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叠词"沈沈""脉脉"加深了这种静谧感。春色沉沉地笼罩着,江水默默流向远方,虽然云山小路近在咫尺,银河上的鹊桥(暗指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却朦胧难见。这些意象都在说:物理距离虽近,心理距离却很遥远。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小妇"(年轻妇人)的视角:她划着小船,看着寒冷的江水没有潮汐涌动,内心泛起惭愧之情。这里的"惭"很值得玩味,可能是惭愧自己不如潮水能定期赴约,也可能是面对这寂寥春景时无端生出的惆怅。

全诗妙在通过"湿裙女子""静默春江""朦胧鹊桥"等画面,把那种想说又说不清的愁绪具象化了。就像我们有时候站在水边,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却说不出具体原因。诗人捕捉的正是这种微妙的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