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一以诗来用韵奉答 其三

剩有新诗入递筒,岂无能画作掀篷。
金钱翠盖相辉映,著我皤然酒借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诗画往来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剩有新诗入递筒,岂无能画作掀篷"说的是:诗人收到了朋友寄来的新诗("递筒"指装诗的信筒),于是想着自己虽然不擅长画画("岂无能画"是谦虚的说法),但也要用诗来回应,就像掀起船篷一样畅快地表达心意。这里用"掀篷"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想要痛快交流的愿望。

后两句"金钱翠盖相辉映,著我皤然酒借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金色的钱币(可能指铜钱或阳光下的光斑)与翠绿的荷叶相互映衬,而白发苍苍的诗人("皤然"指白发)借着酒意脸上泛起红晕。这里通过色彩对比(金与翠、白发与红颜),展现了诗人饮酒赏景的惬意状态。

整首诗用日常化的语言,把朋友间的诗文往来写得生动有趣,最后两句尤其精彩,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和生动的形象,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位白发老人在荷塘边饮酒作诗的悠闲画面。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与朋友交流的愉悦心情,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