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先哲祠看海棠

北贤祠中海棠花,生小隔邻今始见。
出檐十丈花光红,城南狂蜂喧一院。
坐觉白日生清辉,碧草萋萋亦何淡。
来迟赏暂懒幽寻,花发春归独凭叹。
风雨来朝未可知,漫嗟重见隔年期。
不惜溅红供晚景,但愁潜夜葬胭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畿辅先哲祠观赏海棠花时的所见所感,语言生动,情感细腻。

首联"北贤祠中海棠花,生小隔邻今始见"点明地点和事件:诗人第一次在祠堂里看到从小生长在隔壁的海棠花。这种"初见"的惊喜感为全诗定下基调。

颔联"出檐十丈花光红,城南狂蜂喧一院"用夸张手法写海棠的绚烂——花光映红十丈高的屋檐,吸引城南的蜜蜂在院中喧闹。红艳的花色与热闹的蜂群形成强烈视觉和听觉冲击。

颈联"坐觉白日生清辉,碧草萋萋亦何淡"通过对比手法:阳光下海棠明艳夺目,连碧草都显得黯淡。诗人坐着感受这份美好,白日仿佛因海棠而更明亮。

尾联转入深沉感慨:"来迟赏暂懒幽寻"写赏花时间短暂;"花发春归独凭叹"暗含春光易逝的惆怅;"风雨来朝未可知"担忧明日风雨摧花;最后"不惜溅红供晚景,但愁潜夜葬胭脂"用拟人手法,写诗人不吝惜用落红点缀黄昏,却忧愁夜色会无声埋葬这抹艳红。

全诗以海棠为线索,从初见惊艳到担忧凋零,层层递进展现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诗人善用色彩对比(红花/碧草)、动静结合(蜂喧/花静)、虚实相生(眼前美景/未来风雨),将一次普通的赏花体验写得跌宕起伏,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