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外感怀

江水无情含野烟,江风还似旧时天。
先生隐去思成死,今日重来十六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时隔多年重回江边,触景生情的感慨。

前两句写眼前的江景:江水静静流淌,带着荒野的雾气,江风吹拂,和十六年前一模一样。这里用"无情"形容江水,暗示时间流逝的残酷,而江风"还似旧时天"则形成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感觉。

后两句转入抒情:当年那位隐居此地的先生(可能是诗人自己或友人)离开时心如死灰,如今重游旧地,竟已过去十六年。"思成死"三个字很沉重,说明当年离开时带着极大的痛苦或绝望,而"十六年"这个具体数字,让时间的流逝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江景勾起深沉的人生感慨。江水和江风没有变,但人已经历了沧桑巨变。十六年前的心如死灰与今日的怅然回首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人生的无常。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伤感,但通过"无情""思成死"这些词,让读者能体会到那种物是人非的沉重心情。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