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读理斋常太翁老先生殉节录 其二

漫道心伤昔岭边,苍穹端底慰英贤。
忠魂已著花溪岸,义像常留武庙前。
爵锡簪缨垂百代,名彰彝鼎列千年。
遥知灵爽依稀在,带笑悠悠入九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纪念一位名叫理斋常太翁的老先生,他在某种情况下为国捐躯。诗中通过叙述老先生的事迹,表达了对其英勇行为的赞美和哀悼之情。让我们逐句解析:

首句“漫道心伤昔岭边”,意思是说不要因为过去的岭边伤心,强调忘记过去的伤痛,转而关注当前。

第二句“苍穹端底慰英贤”,表达了上天会安抚和慰藉这位英勇的贤者,表明老先生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第三句“忠魂已著花溪岸”,描述了老先生的忠魂已经化为美好,安息在美丽的花溪岸边,象征着他的精神长存。

第四句“义像常留武庙前”,进一步说明他的美德和行为被后人铭记,常常挂在武庙的前面,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第五句“爵锡簪缨垂百代”,意指老先生的荣耀会世代相传,不仅是家族的荣耀,还会被后人代代相传。

第六句“名彰彝鼎列千年”,指出他的名声会像彝鼎上的铭文一样,流传千年,永远记住他的贡献。

最后一句“遥知灵爽依稀在,带笑悠悠入九泉”,表达了人们相信他的灵魂仍在,带着微笑走向永恒,使整首诗充满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抒情和象征手法,赞美了理斋常太翁老先生的忠诚和义举,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