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池塘的生动画面,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前两句"嫩漪縠皱浴鸳鸯,信逐轻鸥下野塘"像一组动态镜头:春风吹过水面,泛起丝绸般的波纹,鸳鸯在池中戏水;白鸥轻盈地掠过,自由地飞向野外的池塘。诗人用"嫩"字形容水波,突出初春的柔美,而"信逐"二字则让鸥鸟的飞翔显得悠然自得。
后两句"红入小桃花绽处,绿莎针短柳丝长"转为静态特写:点点桃红在枝头绽放,新生的小草像短针般嫩绿,垂柳的长丝随风轻摆。这里用"红入"形容桃花初开的渐变过程,"绿莎针"的比喻既形象又新颖,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水面到岸边的空间转换。
全诗最妙处在于:1)用"浴""逐""绽"等动词让画面活起来;2)红绿色彩的鲜明对比;3)"针短""丝长"的巧妙对仗,既写实又有趣味。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能感受到他对早春景色的欣喜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