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行再赠殿卿

许生少小青门客,一日交游满东国。
雕鹗秋盘九塞云,骅骝气压千群色。
夭矫长虹挂银汉,浩荡高风来碣石。
是时历下李攀龙,往往道汝文章伯。
贞也乾坤昧夙昔,飞书莽苍神相识。
蓟门红尘万杨柳,五马初停赵州守。
酒徒零落声华尽,且复低眉事奔走。
乍看恐失许赵州,胡为刺促不能休。
要知肝胆酒边露,还是当年荆聂俦。
清霜片片压羽曲,北斗插地河西流。
有足肯蹑朱门履,独棹南天破盘水。
未容魑魅快时人,尚有头颅辨山鬼。
携手慷慨河梁篇,丈夫微名安足怜。
眼前离合差挂意,此辈岂与千秋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写给好友殿卿的赠别之作,充满了豪迈的江湖义气和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英雄相惜的豪情
开篇用"雕鹗""骅骝"(猛禽和骏马)比喻朋友年轻时就像展翅高飞的雄鹰、驰骋千里的骏马,在文坛(东国)享有盛名。提到当时文坛领袖李攀龙都称赞他的文章,就像长虹贯日般耀眼。这些比喻生动展现了朋友当年的非凡气概。

二、现实落差的感慨
中间笔锋一转,说如今朋友在赵州做官(五马指太守),像酒桌上零落的酒徒般不得不低头奔走。用"蓟门红尘万杨柳"的繁华景象反衬朋友不得志的处境,但强调他骨子里仍是重义气的荆轲、聂政那样的豪侠(荆聂是古代著名侠客)。

三、超脱名利的豁达
最后用"清霜""北斗"等意象营造苍凉意境,说朋友宁可独自泛舟南天(比喻归隐)也不愿巴结权贵(蹑朱门履)。最动人的是结尾:真正的丈夫不该计较眼前得失,这些离合小事怎能影响千秋名声?体现了超越世俗名利的洒脱胸襟。

全诗就像用文字泼墨画就的江湖画卷,既有"羽曲压霜"的凌厉笔触,又有"独棹南天"的写意留白,把文人侠客的傲骨与友情的厚重都凝练在酒樽剑影之中。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看透世事后依然保持的赤子之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