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艾元晖的官员应召入京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抱负。
前两句用"采药苗"和"书招"形成鲜明对比:主人公正悠闲地在山中采药,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书。这里玉笥山代表隐逸生活,金陵台象征仕途机遇。
三四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达选择困境:伯夷叔齐坚守气节拒绝周朝俸禄(表示隐居),而贾谊董仲舒怀抱才华入汉为官(表示出仕)。"惭"字透露出主人公对仕途的矛盾心理。
五六句通过"雁背冷云"和"马头荒草"的苍凉景象,暗示赴京路途的艰辛漫长,也烘托出主人公离乡时略带忧郁的心情。
最后两句用凤凰和"洗耳"的典故收尾:凤凰象征贤才,暗问这次出仕能否实现抱负;"洗耳"借用尧时隐士许由的典故,既表达对清高品格的向往,又暗含对朝廷礼乐的期待。全诗在仕与隐的矛盾中,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面临人生抉择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