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小楼生活的宁静画卷,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开头两句写江边小楼的环境:这里视野开阔,景色清幽,从早到晚都能欣赏不同的风光。诗人用"朝暮傍阴晴"巧妙点出时间变化,就像我们站在窗前看一天中光影流转。
中间四句是整首诗最精彩的部分:
"数峰残雨云间湿"——远处山峰间还飘着细雨,云彩都带着湿气,就像刚下过雨的山区那种朦胧感;
"一水斜阳岛外明"——夕阳把江水照得透亮,连远处小岛都清晰可见,画面突然明亮起来;
"树隔钓歌分浦出"——隔着树林传来渔夫的歌声,从不同河湾飘出,仿佛能听到声音在山水间回荡;
"风移帆影近窗行"——风吹着船帆,影子从窗前缓缓掠过,就像看一场天然的皮影戏。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闲适生活:穿着彩衣的白发老人(可能是诗人自己)喝着春酒,更高兴的是田园生活都如愿以偿。这里"綵衣"可能暗用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表达对家庭温馨的珍视。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电影:先给个远景(江上楼),然后推近镜头(云雨山峰),再特写水面反光,接着收录环境音(渔歌),最后镜头回到窗前(帆影)。结尾处老人饮酒的画面,让整部"电影"在温馨中落幕。诗人通过日常景物,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