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剿义和团感赋(光绪二十六年作)

是民是贼论纷歧,铸鼎图奸始共知。
黄带亦编流寇传,绣衣重睹汉官仪。
自天下降愚黔首,为帝驱除比赤眉。
伏剑直臣犹未瞑,料应喜见中兴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位官员对"义和团运动"的复杂感慨。全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前四句写社会乱象:老百姓对义和团看法两极分化("是民是贼论纷歧"),直到朝廷正式镇压才真相大白("铸鼎图奸始共知")。连皇室宗亲("黄带"指皇族)都参与动乱,现在终于恢复朝廷威严("绣衣汉官仪")。

后四句表达深层思考:作者认为义和团是上天降下来愚弄百姓的("愚黔首"),虽然他们打着"扶清灭洋"旗号("为帝驱除"),实际和古代造反的赤眉军没区别。最痛心的是,那些为劝谏而死的忠臣("伏剑直臣")若地下有知,应该欣慰看到朝廷重新掌控局面。

全诗亮点在于:既批评义和团的愚昧暴力,又暗含对朝廷未能及早管控的遗憾,最后用"忠臣瞑目"的想象,寄托对国家恢复秩序的期望。这种既谴责暴民又反思朝廷的复杂立场,比单纯歌颂或批判更耐人寻味。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