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威严的官员(于公)在众人面前展现出的非凡气度和崇高声望。
前两句"桓桓使相坐平皋,破的风前寄兴豪"用"桓桓"形容官员威严庄重的样子,"破的风前"则暗示他豪迈的气概能冲破风阻。简单说就是:这位大官坐在平地上,浑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连风都挡不住他的豪情。
后两句"夹道千人瞻画戟,我公丰采太行高"通过群众反应来衬托人物形象:道路两旁站满仰慕的百姓,都在瞻仰他的仪仗。最后用"太行山"作比喻,说他的风采像太行山一样高大雄伟——既夸他形象高大,又暗指他品德崇高。
全诗用百姓视角,通过"风都挡不住的气势"和"像高山一样让人仰望"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官员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既写了官员的威严,又透露出百姓对他的敬仰,是一首很有画面感的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