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偕诸公集梅花楼并食即空上人鱼餐即席和韵

不爱桐君与竹君,每看花发思纷纭。
风来水曲初生涨,雨过山头尚带云。
醇酒早随公瑾醉,瑶琴愿续惠休文。
有鱼堪作伊蒲供,谁道行厨少苾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春日聚会时的闲适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禅意。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不爱竹子桐树这些传统文人偏爱的植物,反而看到花开就会思绪万千——这展现了他不拘泥于传统、率性而为的性格特点。接着用"风来水曲"、"雨过山头"两个动态画面,把春日雨后湿润清新的气息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四句写聚会场景:像三国周瑜那样开怀畅饮,弹琴作诗延续文雅传统。最有趣的是结尾:和尚(即空上人)准备的鱼斋虽然简单,却比豪华宴席更令人回味。这里"伊蒲供"指素斋,"苾芬"指香气,诗人用调侃的语气说:谁说素斋就没有美味呢?

全诗妙在把文人聚会、自然美景和禅意生活完美融合。没有刻意说理,却在喝酒、赏花、吃斋这些日常小事中,透露出超脱物欲、享受当下的生活智慧。特别是用"和尚准备的鱼斋"这个接地气的细节,让整首诗既有雅趣又不失烟火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