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发芋江别诸兄弟亲友
宦游二十载,幸始归故乡。
盘桓未及久,戒徒复严装。
岂不恋乐土,王事有靡遑。
迟迟出郊郭,回顾悽以伤。
秋风何飘飘,吹我征衣裳。
兄弟送我行,执手泪数行。
亲戚送我行,各携壶与觞。
日暮客程促,踟蹰犹路旁。
泛舟溯大江,怨彼道里长。
落叶虽随风,绕树自飘扬。
禽鸟失俦侣,嗷嗷鸣回翔。
矧伊骨肉情,离别天一方。
暂且赴簿领,行当返耕桑。
努力各自爱,引领遥相望。
盘桓未及久,戒徒复严装。
岂不恋乐土,王事有靡遑。
迟迟出郊郭,回顾悽以伤。
秋风何飘飘,吹我征衣裳。
兄弟送我行,执手泪数行。
亲戚送我行,各携壶与觞。
日暮客程促,踟蹰犹路旁。
泛舟溯大江,怨彼道里长。
落叶虽随风,绕树自飘扬。
禽鸟失俦侣,嗷嗷鸣回翔。
矧伊骨肉情,离别天一方。
暂且赴簿领,行当返耕桑。
努力各自爱,引领遥相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在外地当官20年的人,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很快又要启程离开的故事。全诗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写出了打工人的无奈和家人分离的酸楚。
开头直接说"当官20年,终于能回老家",但刚住没多久又要收拾行李出发。这里用"王事"(朝廷公务)点明身不由己的原因,就像现在很多人为了工作不得不离开家人一样。
中间最打动人心的画面是送别场景:秋风里,兄弟握着手流泪,亲戚们提着酒壶来送行。太阳快落山了该赶路了,可大家还在路边磨蹭着不舍得走。这些细节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现代人在车站送别亲人时的场景。
诗人用两个很妙的比喻:落叶被风吹着打转却总围着树转,鸟儿找不到同伴在空中哀鸣。这两个画面把离家的漂泊感和对亲人的依恋都写活了。
最后几句像是自我安慰:暂时去处理公务,将来一定回来种田养老。叮嘱家人各自保重,虽然分开住,但要常常互相惦记。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明明舍不得,却不得不走;明明想团聚,却只能隔空思念。
整首诗没有用任何难懂的词,就像在唠家常,但把每个在外打拼的人都会经历的离别之苦写得入木三分。最厉害的是,虽然写的是古代官员的事,但现代人读着完全能感同身受,这就是好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