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千里云山信到稀,嫩寒和雨浸春衣。
浔阳戎马无消息,又在边城送雁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边城思念远方亲友的孤独场景,语言简单却情感深沉。

前两句"千里云山信到稀,嫩寒和雨浸春衣"写的是:远隔千山万水,很少收到家书;初春的寒意夹杂着细雨,打湿了单薄的春衣。这里用"云山"形容距离遥远,"嫩寒"点明早春时节,一个"浸"字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湿冷的孤寂。

后两句"浔阳戎马无消息,又在边城送雁归"说的是:浔阳(可能指代家乡或友人所在)那边的战事杳无音讯,而自己又一次在边城目送大雁飞回南方。大雁是古代传递书信的象征,"送雁归"暗示自己依然在等待消息,却始终没有回音。

全诗通过"信稀""无消息""送雁归"层层递进,将思念之情写得含蓄而深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料峭春寒中长久等待的孤独感,以及面对战争阻隔的无奈。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但通过细雨、春衣、归雁这些日常景物,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牵挂和落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