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洪济寺

名山高埒大江隈,秀壁奇峰万叠开。
地拥岚光重远岫,天垂云影衬虚台。
矶头燕欲凌风起,关口龙常跋浪来。
胜览未穷翻吊古,夕阳春草绿成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洪济寺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诗人触景生情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洪济寺坐落在高山之巅,紧邻大江转弯处。陡峭的山壁和奇特的山峰层层叠叠,仿佛要冲破天际。大地被山间雾气笼罩,远处的峰峦显得更加幽深;天空低垂的云影映衬着寺庙高台,虚实相映成趣。

五六句用动态画面增强气势:江边的燕子似乎要乘风飞起,关口的江水像巨龙般翻腾着浪花扑面而来。这两个比喻让静态的山水突然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转折:还没看尽美景,却突然涌起怀古之情。只见夕阳下春草茂盛,绿意成堆。这里暗含时光流逝、古今变迁的感慨——再美的风景终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就像眼前这堆看似生机勃勃,实则暗示着荒芜的"春草绿"。

全诗妙在写景时大开大合(高山大江、云影浪涛),抒情时却含蓄收敛(用"夕阳春草"代替直白的叹息),让壮丽山河与深沉感慨形成强烈反差,产生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