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历溪张居士

七十人稀九十翁,数椽寒屋历溪东。
俯窥声利非吾事,自得逍遥与古同。
三叠琴心调夜月,一杯茗酌送春风。
趋庭有子明诗礼,善泽源源未可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老人淡泊自在的生活,传递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智慧。

首联用数字对比点出老人长寿难得——七十岁已少见,九十岁更罕见。他住在历溪东边几间简陋的房子里,暗示清贫却安宁的生活状态。

颔联揭示老人的人生态度:低头看看那些追名逐利的热闹,都与自己无关。他像古代隐士一样,在简单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逍遥自在。这里用"俯窥"这个动作,生动表现出超然旁观者的姿态。

颈联用两个典型画面展现隐居之乐:月夜反复弹奏着《琴心三叠》的曲调,春日慢饮一杯清茶感受和风。琴与茶都是文人雅士的标配,但老人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正沉浸其中。

尾联笔锋转到家庭——有懂诗书礼仪的子孙承欢膝下,这种美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就像永不枯竭的泉水。最后"未可穷"三字余韵悠长,既指家风传承,也暗含对老人境界的赞美。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寒屋、琴茶、子孙等具体意象,塑造出一个超脱物欲、精神富足的隐士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别人追逐名利,我自逍遥喝茶"的从容,以及把朴素日子过出诗意的智慧。老人像溪水般清澈通透的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