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环道人南归 其二
人生大邂逅,多在阡与陌。
飘零各异地,异地成咫尺。
持来双镜光,互照好颜色。
岂惟照颜色,肝胆了不隔。
平生失途马,颠蹶在荆棘。
君既宛转导,又为施羽翼。
君今弃我去,好春失消息。
柳条与梅花,为谁更妆饰。
本自无远别,生灭年仅百。
所悲再见期,又非此旦夕。
既作有情物,得不泪沾臆。
登堂慰君母,母正缝衣裳。
衣裳亦何丽,鬓发亦何苍。
知君当早还,君还我何方。
君今别母时,有我相扶将。
行当我别母,不见君在旁。
劳燕各背飞,春风尔何忙。
独余慈乌声,绕屋空徬徨。
飘零各异地,异地成咫尺。
持来双镜光,互照好颜色。
岂惟照颜色,肝胆了不隔。
平生失途马,颠蹶在荆棘。
君既宛转导,又为施羽翼。
君今弃我去,好春失消息。
柳条与梅花,为谁更妆饰。
本自无远别,生灭年仅百。
所悲再见期,又非此旦夕。
既作有情物,得不泪沾臆。
登堂慰君母,母正缝衣裳。
衣裳亦何丽,鬓发亦何苍。
知君当早还,君还我何方。
君今别母时,有我相扶将。
行当我别母,不见君在旁。
劳燕各背飞,春风尔何忙。
独余慈乌声,绕屋空徬徨。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好友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语言质朴却情感浓烈,像一封掏心窝子的告别信。
核心情感:
全诗围绕"离别"展开,前八句先回忆相遇相知的珍贵——人生就像岔路口的偶然相逢("阡陌"指田间小路),两个漂泊的人忽然心灵相通("肝胆不隔")。中间十二句用三个比喻道出离别之痛:把好友比作迷途时的向导(帮你避开荆棘)、受伤时的翅膀(带你飞翔)、春天里的花香柳色(失去他世界都黯淡了)。最戳心的是想到未来——下次重逢渺茫,而人生不过百年。
生活化细节让感动更真实:
- 写对方母亲缝衣裳的镜头("鬓发苍苍"显岁月流逝),暗示彼此都牵挂家人
- "劳燕各背飞"用燕子各奔东西比喻离别,而"慈乌绕屋"则像自己在空荡荡的屋里徘徊
- 最后四句形成强烈对比:今日你离家有我搀扶,来日我离家却再无你在旁
诗句亮点:
"持来双镜光,互照好颜色"——像两面镜子互相映照,形容知己间毫无保留的真诚;
"好春失消息"——没有你的春天,花开柳绿都失去了意义;
"既作有情物,得不泪沾臆"——既然生而为人有感情,怎能不泪湿衣襟?
总结:
诗人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庆幸、"天下没有不散筵席"的无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隐忧全部揉进一次离别中,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握着朋友的手说家常话,反而让每一个经历过离别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