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思词

细雨茸茸杨柳津,当时曾比送行人。
纵然不向临邛去,多恐归来已暮春。

现代解析

这首《闺思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春天思念远方爱人的心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前两句"细雨茸茸杨柳津,当时曾比送行人"描绘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杨柳渡口,女子回忆起当初在这里送别爱人的场景。"茸茸"二字既形容细雨的轻柔,也暗示着女子心中绵长的思念。

后两句"纵然不向临邛去,多恐归来已暮春"是女子的心理活动:就算爱人不是去临邛(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之地,暗指另结新欢),恐怕等他回来时春天都要过去了。这里透露出两层担忧:既怕爱人变心,又怕等待太久错过青春。

全诗妙在将春日景物与闺怨之情自然融合,用细雨杨柳营造出缠绵悱恻的意境,又通过"暮春"这个时间意象,含蓄地表达了青春易逝的焦虑。女子没有直说思念,但每个字都浸透着思念;没有痛哭流涕,但淡淡忧愁更显动人。这种含蓄深婉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