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二月廿七日晓官窑舟中口号

世棋年矢两相催,绝岭春深与雁回。无限胸中未酬事,蓬窗灯枕酒醒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早春舟中的复杂心境,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

前两句"世棋年矢两相催,绝岭春深与雁回"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开篇:人生如棋局般变幻莫测,岁月似飞箭般快速流逝。远处高山春意渐浓,大雁开始北归,这些自然景象都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这里通过"棋"和"箭"的意象,把抽象的人生和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后两句"无限胸中未酬事,蓬窗灯枕酒醒来"转向内心世界。诗人躺在简陋的船篷里,借着微弱的灯光,酒醒后涌上心头的是那些未能实现的抱负和未完成的心愿。"蓬窗灯枕"四个字就勾勒出一个清冷孤独的夜晚场景,与内心翻腾的未酬之志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感受:面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以及理想未达的怅惘。春雁归来的生机与诗人酒醒后的孤寂形成反差,让这种人生感慨显得更加真切。诗人没有用夸张的修辞,只是平静地诉说,却让读者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