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野堂成二首 其二

不厌芳华耽寂寞,江湖廊庙本同机。
明时正好兴周道,要识莘磻是汝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真正的智者既能享受独处的清高,也能融入世俗的作为,两者本质相通。

前两句"不厌芳华耽寂寞,江湖廊庙本同机"是说:不排斥繁华热闹,也能安于孤独清静,因为隐居江湖和入朝为官本质上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就像一个人既可以喜欢热闹聚会,也可以享受独处时光,这两种状态并不矛盾。

后两句"明时正好兴周道,要识莘磻是汝师"用历史典故说明: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应当像姜子牙(磻溪垂钓的隐士)和伊尹(莘野耕种的贤人)那样,既能隐居修养,也能出山治国。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

全诗的魅力在于打破了"隐士清高,官员世俗"的刻板印象,指出真正的高人能在不同环境中保持本心。就像现代人既能专注事业,也能享受生活,关键是要明白这些看似对立的选择,其实都是人生智慧的不同表现方式。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