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王太史山庄

郢上文章伯,山中太史家。
养年常种药,闲日但修花。
竹涧明秋水,松林落晚霞。
儿童怜醉客,瀹鼎夜烹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充满宁静淡泊的田园情趣。

前两句点明主人身份:一位文采出众的官员(郢上文章伯)选择在山中隐居(山中太史家)。这里用"文章伯"和"太史"两个尊称,暗示主人虽隐居但仍受人敬重。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展现日常生活:平时种药养生(养年常种药),闲暇时修剪花木(闲日但修花)。秋日里,竹林边的溪水清澈见底(竹涧明秋水),夕阳透过松林洒下斑驳光影(松林落晚霞)。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加入人情味:孩童们体贴地为醉酒的客人(可能指诗人自己)煮茶醒酒(瀹鼎夜烹茶)。"怜"字用得巧妙,既写孩童的懂事,也暗含主人待客的温情。

全诗通过种药、修花、观景、待客等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的生活状态。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画般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雅致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返璞归真的生活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