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十四 曲池轩

去年种竹长新篁,今岁穿渠过野塘。
自喜轩窗无俗韵,亦知草木有真香。
林间急雨生秋思(朝鲜本考异:一作愁意),水面微风度(考异:一作动)晚凉。
却厌端居苦无事,凭栏闲理钓丝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通过日常小事展现内心的宁静与趣味。

前四句写的是生活小景:去年种的竹子已经长出新枝,今年又挖了水渠穿过野塘。主人很满意自己的书房没有庸俗气息,也知道花草树木自带天然清香。这里用种竹、挖渠两件小事,勾勒出一个远离喧嚣、亲手打造理想居所的形象。"无俗韵""有真香"的对比,突出了主人高洁的品味。

后四句转入更细腻的感受:林间骤雨让人突然感受到秋意(另一版本说是秋愁),水面微风送来傍晚的凉意。但主人并不满足于单纯闲坐,于是靠着栏杆悠闲地整理起钓鱼线。这里的"急雨生秋思"很巧妙,用天气变化触发心境转变;最后整理钓丝的画面尤其生动,把文人那种既想闲适又不甘完全无所事事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一组生活镜头,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通过种竹、挖渠、听雨、钓鱼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一个懂得生活情趣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闲而不懒"的生活态度——既享受宁静,又在宁静中寻找小小的乐趣。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