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雁

更无残梦落池塘,乍可分翔逐稻粱。
芦荻萧萧秋思迥,孤飞此夜宿唐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孤雁在秋天夜晚的凄凉画面,充满孤独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前两句"更无残梦落池塘,乍可分翔逐稻粱"写的是孤雁的现实处境:它已经没有同伴可以分享梦想(残梦),只能独自在池塘边觅食(稻粱)。"分翔"二字暗示它曾经有过可以并肩飞翔的伙伴。

后两句"芦荻萧萧秋思迥,孤飞此夜宿唐昌"营造出深秋的氛围: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更添秋夜的寂寥。孤雁最终独自在唐昌这个地方过夜。"唐昌"可能是虚指,用来烘托一种漂泊无依的感觉。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打动读者:
1. 视觉上:秋夜、芦苇、孤雁构成清冷的画面
2. 听觉上:风吹芦苇的"萧萧"声强化孤独感
3. 情感上:通过"残梦""孤飞"等词,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孤独与坚韧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描绘孤雁的处境,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被遗弃又不得不继续前行的复杂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