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时

猗龙眠,本书仙。工而妍,画亦然。醉之趣,醒不传。题此诗,比逃禅。

现代解析

这首《李伯时》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书画双绝的艺术家形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艺术家的双重才华
前四句像连环画一样展现李伯时的多面性:他既是书法界的"书仙",又是绘画界的妙手("猗龙眠"是李伯时的号)。"工而妍"三个字特别精妙,既说他的作品技法精湛,又充满灵动美感,这种平衡非常难得。

2. 创作状态的奥秘
中间两句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玄机:醉醺醺时能画出神作,清醒时反而失去这种魔力。这其实在说艺术需要摆脱刻板思维,类似现代人说的"灵感来了挡不住"的状态。

3. 诗人的致敬方式
最后两句像是作者在画作角落的题跋,说自己写这首诗是为了向李伯时致敬,把他比作"逃禅"(指超脱世俗的艺术家)。这种以诗评画的方式,本身就是文人雅士之间惺惺相惜的表现。

全诗像用简笔画勾勒人物,短短28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酒香墨韵中寻找灵感的艺术家,一个被同行真心钦佩的大师。最妙的是最后留下的想象空间——既然清醒时画不出好作品,那这首题画诗本身,说不定也是诗人微醺时写下的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