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明城墙遗址公园赏梅时的动人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句"高城斜日境犹殊"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夕阳西下时古城墙的独特景致。"高城"点明地点,"斜日"交代时间,"境犹殊"三字道出此处景色的与众不同。夕阳为古老的城墙镀上一层金光,营造出时空交错的氛围。
第二句"更有丹青妙手涂"将自然美景比作画师精心绘制的画卷。"丹青"原指绘画颜料,这里比喻大自然这个"妙手"用色彩装点世界。诗人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观说成是画师着意涂抹而成,突出了景色的艺术美感。
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梅花的不同形态:"一树缤纷才过眼"写近处梅树繁花似锦的绚烂景象,而"一坡清影辨还无"则描绘远处山坡上梅花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才过眼"与"辨还无"形成鲜明对照,既写出了梅花近观远望的不同风姿,也暗含了诗人赏梅时移步换景的游览过程。
全诗以视觉感受为主线,从城墙到梅花,由大场景到特写镜头,层次分明。诗人用"斜日"、"丹青"、"缤纷"、"清影"等富有画面感的词语,将古城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景致生动呈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初春赏梅的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