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癸巳十一月望前三日舟饮夜阑乘兴登虎丘有作同游者杨文泉道南谢嵩南宜相许高阳初而东君则张馀山瑀也

解组返南服,了无尘虑羁。
泛泛枫桥道,悠然兴遐思。
澄波映皓魄,偏与我心期。
忽逢携酒至,促膝叙暌离。
更深逸兴发,眷言将何之。
仰□蕊珠宫,矗矗临水涯。
朋游方息驾,灯火犹参差。
摄衣履岧峣,积气酿寒飔。
昏碑浑莫辩,但可记名谁。
讲台固已幻,剑池殊足嗤。
云胡千载内,声称乾坤垂。
山川待人显,此语良亦私。
吴门本平壤,兹丘突而奇。
俯视州邑间,罗立还累累。
通宵见野烧,薄海延朝曦。
花柳郊原暗,帆樯烟雨移。
豪华传上昔,文物盛当时。
王孙恣远眺,墨客哦新诗。
抒怀藉灵境,访古伤陈规。
伫久乃因是,区区能尔为。
但令达者观,存亡杳一丝。
呼童理归棹,月光长相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夜游虎丘的所见所感,充满闲适自在的情调和人生感悟。

开篇写作者卸下官职回到南方,摆脱了世俗烦恼,乘船经过枫桥时心情悠然。月光倒映在水面,与作者心境相合。这时朋友带着酒来相聚,大家促膝长谈,夜深时兴致更高,决定去登虎丘。

登山途中,作者看到灯火闪烁,踩着陡峭的山路,感受着寒冷的夜风。虽然看不清古老的碑文,但能辨认出上面的名字。他觉得虎丘的讲台和剑池这些古迹已失去真实意义,却奇怪为何千百年来人们仍传颂这些地方。

作者站在高处俯瞰,看到苏州城平坦广阔,唯有虎丘突兀奇特。远望城镇村落、野外火光、海上晨曦,感叹这里曾是繁华之地,文人墨客留下诗篇。他借景抒怀,为古迹的消逝感伤,但也领悟到:在智者眼中,生死存亡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最后作者叫童子准备返程,月光一路相随。全诗通过夜游经历,表达了超脱世俗、淡看名利的人生态度,在山水古迹中寻得心灵的自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