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晦庵先生桥图

桥上功名五十年,贪程谁肯顾危颠。
世间多说行仁义,少似先生行得全。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德高望重老先生的敬佩之情。

前两句"桥上功名五十年,贪程谁肯顾危颠"是说:这位老先生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走了五十年,就像走在桥上一样。现在很多人只顾着赶路追求功名,却不顾脚下的危险。这里用"桥上"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险,"贪程"批评了那些急功近利的人。

后两句"世间多说行仁义,少似先生行得全"意思是:现在世上很多人都在空谈仁义道德,但真正像这位老先生一样,把仁义完全落实到行动中的人却很少。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老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
1. 用"桥上"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生道路的艰险
2. 通过对比手法,批评了那些只说空话不做实事的人
3. 赞美了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践行仁义的精神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德行不在于说得多好听,而在于能否坚持做一辈子。就像这位老先生,用五十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品格,这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释云岫

释云岫(一二四二~一三二四),字云外,号方岩,俗姓李。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师事直翁,遍叩丛林名宿。初住慈溪之石门。历象山智门、明州天宁。继以三宗四维推挽继竺西坦席,升住天童。元泰定元年卒,年八十三(《语录》附录东明慧日《哭云外老人》注)。为青原下十八世,直翁举禅师法嗣。有《云外云岫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