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闲适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文人雅致。
前两句写的是春天的气息:江边的梅花零星开放,透露出春天的讯息;新磨的紫砚台散发着墨香。"鹆眼"指砚台上的天然纹理像鹌鹑眼睛,这里用来形容名贵的砚台。这两句通过视觉(梅花)、嗅觉(墨香)勾勒出书斋的雅致氛围。
后两句写人物的活动:刚换上春装的人,在莺鸟啼叫声中,悠闲地在小窗前临摹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字帖。"裌衣"是春天的夹衣,暗示天气转暖;"莺语"点明季节特征;"閒写"的"閒"字特别传神,表现出从容不迫的心境。
全诗妙在把春天的新鲜感、文房的雅致和临帖的闲适完美融合。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漏春光"、"初试"、"閒写"这些细节,自然流露出对春天的欣喜和生活的满足感。就像用淡墨画的一幅小品,清新自然,让人读来仿佛能闻到墨香,听到莺啼,感受到春日窗前的宁静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