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春夜闻雁

夜亭寒峭,正风高欲晕,月波微皱。
雁影一绳声嘹唳,万叠吴云飞透。
细草生烟,残花飘霰,才是归时候。
星沈雨滞,天涯多少僝僽。
廿载别却江南,君行过处,风景依然否。
水国荒凉生计短,菰米莓苔非旧。
潦倒羁怀,飘零倦翮,各自争春瘦。
哀音渐远,拥衾惟听清漏。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夜晚听到大雁叫声时的感慨,像一封寄给江南的思念信。

上片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开头:寒冷的亭子、呼啸的夜风、水面晃动的月光,突然一队大雁排着"一"字形飞过,叫声刺破云层。这里用"万叠吴云"形容厚重的云,就像揉皱的绸缎被雁群穿透。接着镜头转向地面:雾中的细草、雪粒般的落花,暗示这是冬春交替的季节,正是大雁北归的时候。最后用"星沉雨滞"的压抑天气,引出漂泊在外的愁绪。

下片转入回忆和对比:诗人离开江南二十年,问大雁飞过的地方是否风景依旧。用"水国荒凉"四个字画出江南水乡的衰败,连大雁的食物(菰米莓苔)都不如从前。这里把人和雁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诗人像疲惫的候鸟,在异乡潦倒消瘦。结尾大雁叫声渐渐消失,只剩更漏声陪伴失眠的人,这个细节把孤独感写得特别真实。

全词最妙的是把雁群迁徙与人生漂泊对应起来。大雁的"嘹唳"叫声像在诉苦,诗人听着就像听见自己的心声。那些"残花飘霰""星沉雨滞"的景物描写,其实都在映射内心的凄凉。最后人雁各自"争春瘦"的比喻,说透了谋生不易的辛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