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在乱世中的无奈和自嘲,字里行间透着心酸和讽刺。
开头两句说"带着学问去求官,结果像蓬草一样漂泊无定,我这个壮年人后悔学这些舞文弄墨的本事",用"雕虫"比喻写诗作文这种小技能,暗示在乱世中读书无用。
三四句更直白:"灾荒年月连烧火做饭都成问题(炊桂是烧不起柴火的意思),这世道谁还看重人才(爨桐指好木料,比喻人才)"。把人才比作烧火用的木头,说现在没人珍惜。
五六句是点睛之笔:"读书人一旦出来做官就变得低贱,在这世道混口饭吃最难"。用"出山"指做官,"游世"指混社会,说透了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
最后两句最绝:"京城的官道明明像头发丝一样多(形容机会多),可偏偏我这个狂书生却无路可走"。用"狂生"自称,表面自嘲,实则讽刺社会不公。
全诗像在发牢骚,但把读书人在乱世中的困境写得入木三分。用做饭、烧柴这些生活细节说大道理,既接地气又深刻。最后那个"官道如发却无路可走"的对比,特别能引起怀才不遇之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