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陈橘洲过五石瓠堂会若水上人至清华激射喜而有赠时予将偕若公入田盘而橘洲有志未果云

束发重交游,落落悲素守。
荒涂矩跬步,局蹙惊蓬走。
天风吹所知,粲然罗户牖。
所知问为谁,二三同心友。
矫矫太丘裔,风华擅琼玖。
清畅发高言,岱华眇培塿。
若师汉川逸,止水崇虚受。
如意获宝珠,陀罗悟金手。
空机时晏陈,实理恣缓扣。
嚣尘庶荡涤,柴栅一击掊。
杖策随支公,明发就南亩。
离合无常期,春云独回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聚的喜悦,以及即将分别的淡淡惆怅。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珍视友情、向往自然的精神世界。

开篇"束发重交游"四句,用"束发"(古代成年代称)表明自己从小看重友谊,却因生活奔波("惊蓬走"形容像飘飞的蓬草)难以维持初心。这里用"荒涂""局蹙"等词生动表现了人生路上的孤独感。

中间部分如数家珍地介绍好友:用"太丘裔"(指德高望重之人)赞美陈橘洲的风采,用"汉川逸"形容若水上人如隐士般超脱。特别用"如意获宝珠"这样形象的比喻,描写与高僧论道时获得智慧启迪的快乐。

最后六句笔锋一转,写聚会后的离别。"杖策随支公"用晋代高僧支遁的典故,表达自己将随若公归隐田园的期待,而"春云独回首"这个画面感极强的结尾,既点明暮春时节,又暗含对友人(陈橘洲未能同行)的依依不舍。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情感的层层递进:从开篇的孤独寂寥,到相聚时的 intellectual joy(思想交流的愉悦),最后归于淡淡的离愁。诗人用"天风吹所知""春云独回首"等自然意象,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视可感,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