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失眠之夜的复杂心境,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哲理。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失眠状态:"病夫不睡"是身体不适的烦躁,"老子难眠"却意外获得清醒的思考。就像我们感冒时睡不着会抱怨,但有时深夜清醒反而能想通白天困扰的问题。
后两句将视线转向窗外:北斗星横斜(斗横)暗示夜已深,远处传来号角声(角引),而秋风中盛开的梅花(梅花烂漫)沙沙作响。这些深夜的景物声音,在失眠者耳中格外清晰,构成一幅有声的秋夜图。
全诗妙在把"失眠"这件苦恼事写出了新境界——身体虽痛苦,心灵却获得难得的澄澈;长夜虽难熬,但能静观星辰、细听自然。这种在困境中发现生活诗意的态度,正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像现代人熬夜时,偶尔放下手机看看星空,也会获得类似的治愈感。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