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老农知足常乐的生活画面,语言朴实却充满温暖的人情味。
前四句写老农们的心态:他们虽然一辈子在田里劳作,但聊起庄稼生长时总是乐呵呵的。就算活到很大年纪,还要把这些农耕经验自豪地讲给孙子听。这里的"纵饶稽岁月"用现代话说就是"哪怕活到七老八十",展现了农人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
后四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淳朴民风:茅草屋的房梁还保留着竹节的自然形态,待客的茶盘里直接放着带枝条的野果。这些不加修饰的生活场景,反而比刻意修建的生祠(纪念祠堂)更能让人记住美好的品质。
诗人通过这些画面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德不需要刻意标榜,就像老农们把快乐藏在日常劳作中,把智慧传给下一代,这种自然流露的真情比形式化的纪念更有生命力。全诗就像用白描手法画的一幅田园风俗画,让我们感受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永恒价值。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