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前除置酒谈竟日,秋色满眼何清佳。
一声初雁忽相感,霜信直逼长安街。
羁孤客子正无赖,百事卒卒煎情怀。
三春刷羽到秋半,栖息未定行藏乖。
万重云里接哀响,此境倍觉归吾侪。
金风紫塞浩呼汹,雪花早被千山崖。
雨城池边冷透骨,挈群南徒依江淮。
寒河芦叶顿衔尽,横绝苍霭如樯排。
毛衣皎洁性高介,叫空嘹喨非淫哇。
慈恩塔级众翔集,亦或飏去天之涯。
山头落融不成字,犹剩半折黄金钗。
虽谋稻粱有气骨,肯向沮洳寻虾螷。
江南八月烟水阔,回汀枉渚流喈喈。
雕胡接呷易充腹,勿慕爽垲嫌卑洼。
朔方健儿好弹汝,肉登鼎俎翎盛靫。
冥飞尚恐矰缴及,斜戛莫与鹰鹯偕。
生平饮啄乃定分,何地独少云霄阶。
衡阳奇峰暂却转,永嘉有宕堪藏埋。
来宾终假上林宿,鸳行凤侣鸣和谐。
抚弦目送碧天远,窗外素月窥萧斋。
一声初雁忽相感,霜信直逼长安街。
羁孤客子正无赖,百事卒卒煎情怀。
三春刷羽到秋半,栖息未定行藏乖。
万重云里接哀响,此境倍觉归吾侪。
金风紫塞浩呼汹,雪花早被千山崖。
雨城池边冷透骨,挈群南徒依江淮。
寒河芦叶顿衔尽,横绝苍霭如樯排。
毛衣皎洁性高介,叫空嘹喨非淫哇。
慈恩塔级众翔集,亦或飏去天之涯。
山头落融不成字,犹剩半折黄金钗。
虽谋稻粱有气骨,肯向沮洳寻虾螷。
江南八月烟水阔,回汀枉渚流喈喈。
雕胡接呷易充腹,勿慕爽垲嫌卑洼。
朔方健儿好弹汝,肉登鼎俎翎盛靫。
冥飞尚恐矰缴及,斜戛莫与鹰鹯偕。
生平饮啄乃定分,何地独少云霄阶。
衡阳奇峰暂却转,永嘉有宕堪藏埋。
来宾终假上林宿,鸳行凤侣鸣和谐。
抚弦目送碧天远,窗外素月窥萧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秋雁南飞为线索,抒发了游子漂泊的孤独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秋景触发乡愁(前8句)
诗人与朋友在庭院饮酒赏秋,忽然听到雁鸣,顿时被触动心弦。长安街头的霜气、游子的孤独、百事缠身的烦闷,都在这声雁鸣中被唤醒。这里用"霜信直逼"形容秋意来得突然,就像游子的愁绪突然涌上心头。
2. 雁群南迁的艰辛(中间16句)
详细描写雁群南飞的艰难旅程:要穿越风雪弥漫的北方("金风紫塞浩呼汹")、冒着池边刺骨寒冷、横渡苍茫云海。诗人特别赞美大雁的高洁品格——羽毛皎洁不染尘俗,叫声清亮不媚俗。即使要觅食生存("虽谋稻粱"),也保持骨气,不去污浊之地。这里暗喻诗人自己虽处境艰难,但坚守节操。
3. 人生际遇的思考(后12句)
由雁及人,写生存的无奈:南方虽美但危机四伏("朔方健儿好弹汝"),要提防猎人的弓箭。最后以"衡阳回峰""上林暂宿"的典故,表达人生如候鸟般漂泊,但终会找到归宿的期望。结尾"窗外素月"的意象,将思绪拉回现实,余韵悠长。
全诗最动人的是双重比喻:表面写雁,实际写人。大雁南迁的艰辛比喻人生漂泊,雁群的高洁比喻文人操守。诗人用"毛衣皎洁""叫空嘹亮"等形象,把抽象的气节写得可见可闻。最后对生存困境的描写(要觅食又要防暗箭),更是道出了许多人的现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