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虽然只有两句,但巧妙地表达了诗歌创作的两个重要维度。
第一句"诗到二南风化在"说的是诗歌的精神内涵。"二南"指的是《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代表诗歌要像古代经典一样传递美好的道德教化。诗人认为好诗应当承载正面的社会风气,具有教化人心的力量。
第二句"句流三谢语言工"讲的是诗歌的艺术形式。"三谢"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朓、谢惠连,他们以语言精炼著称。这里强调诗歌需要像这些名家一样讲究遣词造句,追求文字的精妙工整。
整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告诉我们:好诗既要像《诗经》那样有深刻内涵,又要像南朝诗人那样注重语言艺术。就像做一道好菜,既要有营养(思想内容),又要色香味俱全(表现形式)。这种兼顾内容与形式的创作理念,至今仍对写作有启发意义。
谌祜
谌祜(一二一三~一二九八),字自求,号桂舟,又号服耕子,南丰(今属江西)人。布衣终身。元大德二年卒,年八十六。有《桂舟歌咏》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