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尾渡

轮蹄镇日走尘埃,树里呼舟又一回。
长短石桥三十六,送人双桨渡江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渡口的日常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画面感。

前两句"轮蹄镇日走尘埃,树里呼舟又一回"写的是渡口的繁忙:整天都有车马经过,扬起尘土;树林里又一次传来招呼渡船的声音。这里用"轮蹄"代指车马,"镇日"强调从早到晚的忙碌,让人仿佛能听到马蹄声、看到飞扬的尘土。

后两句"长短石桥三十六,送人双桨渡江来"把镜头转向水面:长短不一的石桥有三十六座(可能是虚指数量多),渡船划着双桨把人送过江来。数字"三十六"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既表现石桥的错落有致,又暗示渡口规模不小。

全诗妙在:
1. 用声音造境:车马声、招呼声、划桨声交织成渡口交响曲
2. 数字运用巧妙:"三十六"既写实又带夸张,让普通石桥变得有趣
3. 动静结合:前两句写陆上动态,后两句写水上静景,形成对比
4. 平凡中见诗意:把寻常渡口写得有声有色,展现生活本真的美

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短视频:尘土飞扬的道路、若隐若现的渡船、连绵的石桥、划动的船桨,几个镜头就拍活了江南渡口的日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