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重臣张之洞的作品,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写张之洞生前的功绩——皇帝曾重用他("帝简在王庭"),他在官场中声望极高("名世风高"),直到临终前("易箦"指临终换席的典故)还在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这里突出他鞠躬尽瘁的形象。
下联写他去世带来的震动——他的离世像流星划过震撼全国("星芒惊薄海"),百姓如同天降大雨般悲痛哭泣("漫天雨泣"),而人们悲伤的不仅是失去他个人,更是为国家未来的前途担忧("哭前途")。这里用"薄海"(四海)、"漫天"等宏大意象,强调损失之重大。
全联通过对比手法:生前功业与死后哀荣、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相互映照。没有直接夸耀政绩,而是用"陈大计""哭前途"等细节,既体现张之洞的政治家身份,又反映晚清动荡的时代背景。语言上"风高""星芒"等比喻生动,既庄重又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