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余年三十而有早衰之戚,赋此送春,凄然泣下
酌酒饯春去,含泪劝春归。
十年前事堪记,犹是少年时。
曾试长堤金勒,还傍秦楼筝笛,连夜醉芳卮。
春梦总须觉,为我稍迟迟。
万千意,春不管,去难回。
乱红飞絮点点,千里送斜晖。
不恨小园岑寂,但恐蜂媒蝶使,重认只空枝。
有美更相忆,惆怅卧遥帷。
十年前事堪记,犹是少年时。
曾试长堤金勒,还傍秦楼筝笛,连夜醉芳卮。
春梦总须觉,为我稍迟迟。
万千意,春不管,去难回。
乱红飞絮点点,千里送斜晖。
不恨小园岑寂,但恐蜂媒蝶使,重认只空枝。
有美更相忆,惆怅卧遥帷。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三十岁的人感叹青春逝去的伤感心情,像一首送给春天的告别曲。
上片开头用"喝酒送春天离开,含着泪求春天别走"这样生动的画面,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青春的不舍。他回忆起十年前自己还是少年时的潇洒生活——在堤坝上骑马、在歌楼听曲、整夜喝酒,这些回忆越美好,越显得现在失去青春的失落。最后两句"春天的梦总要醒,但请为我醒得慢一点"用温柔的哀求,突出了对青春延长的渴望。
下片转向更深的感慨。主人公抱怨春天不懂人心,带走了万千美好却不肯停留。看到花瓣柳絮在夕阳中飘散,就像自己的青春被风吹走。他说不怕一个人寂寞,只怕蜜蜂蝴蝶再来时,树上只剩空枝——暗指自己容颜老去、风采不再。结尾想到心中思念的人,只能远远躺着发愁,把青春逝去和爱情失意融合在一起,余味悠长。
全词妙在把"春天"拟人化成青春使者,通过送春、留春、怨春的层层递进,把中年人回望青春的复杂心情写得既唯美又扎心。特别是"蜂媒蝶使认空枝"的联想,把容貌焦虑表达得含蓄又深刻,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