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友胡达材 其四

嗟我论交重,相知照胆明。
十年离合地,今日死生情。
惊定心犹碎,悲来泪独倾。
绝怜江上梦,一一话生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亡友胡达材的作品,字字血泪,充满真挚的友情和悲痛。

首联"嗟我论交重,相知照胆明"直抒胸臆:我特别看重朋友间的交情,而胡达材是最懂我的人,我们肝胆相照。用"照胆明"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两人毫无保留的深厚友谊。

颔联"十年离合地,今日死生情"形成强烈对比:十年来我们聚少离多,如今却阴阳两隔。时间跨度(十年)与生死距离的对比,凸显人生无常的悲凉。

颈联"惊定心犹碎,悲来泪独倾"描写悲痛状态:刚听到噩耗时震惊到失神,回过神来心都碎了;现在悲伤涌上心头,只能独自流泪。"心碎"和"独倾"的描写非常生动,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尾联"绝怜江上梦,一一话生平"最动人:最让我心痛的是,昨晚梦见我们在江边相遇,你把生平往事一件件说给我听。这个梦境描写既温馨又残酷,温馨的是仿佛又见到好友,残酷的是醒来发现只是梦。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跟朋友拉家常,但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反而让感情显得更加真实深刻。诗人通过回忆、对比、梦境等手法,把对亡友的思念和悲痛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种失去知己的痛苦。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