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庐山寺庙群后写给南康太守的回赠之作,用通俗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庐山寺庙的壮观景象。
前两句"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伽蓝似蜜脾"像导游介绍一样,先点明寺庙群的地理位置(南康郡南边、江州北边),然后用"蜜脾"这个生活化的比喻,把密密麻麻的寺庙比作蜂巢里整齐排列的蜜格,既形象又带着甜蜜的联想。
后两句"万室千门俱面势,不应独是紫霄奇"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作者说这么多寺庙各有各的雄伟姿态("万室千门"夸张地表现规模宏大),不能只夸紫霄峰一处奇特。这里既有对太守盛情的感谢,又暗含提醒:美景处处有,不要只盯着知名景点。
全诗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用蜂蜜、蜂巢这些日常事物作比,把宗教建筑群写得生动可亲。最后两句尤其值得玩味,既是写景,也暗含人生哲理——不要只盯着远处的风景,而忽略了身边的精彩。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