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为洛滨横山作)
飞观横空,众山绕甸,江面相照。曲槛披风,虚檐挂月,据尽登临要。有时巾履,访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揽浮丘、飘飘衣袂,相与似游蓬岛。
主人胜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风洒露沐,不厌江山好。曲屏端有,吹箫人在,同倚暮云清晓。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
主人胜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风洒露沐,不厌江山好。曲屏端有,吹箫人在,同倚暮云清晓。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山水隐居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上片用电影般的镜头语言展开:先是一个高空俯瞰的远景——楼阁横跨天空,群山环绕城郊,江面倒映着天光。接着镜头推近到建筑细节——曲折的栏杆迎着清风,飞檐上仿佛挂着月亮,这里占据着观景的最佳位置。随后出现人物活动——有时穿着便装夜访友人,坐在半山腰的树梢处,衣袂飘飘就像和仙人一起漫游蓬莱仙境。这些画面共同营造出遗世独立的意境。
下片转入抒情议论。先赞美主人(洛滨)气度不凡、文采斐然,本该在朝廷任职("北扉"指翰林院),却选择隐居在此。接着用"十年风洒露沐"体现其长期寄情山水的坚持。最后点明主旨:在这样幽静的地方("曲屏"指屏风后的幽静处),有知音相伴吹箫,共赏朝霞暮云,人间的得失荣辱都可以一笑置之。
全词最动人的是两种对比:一是壮丽山水与简朴生活的对比,二是世俗功名与心灵自由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传递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荣华,而在于内心的超脱,在于能与志同道合者共享自然之美。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