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夏初临

夏初临,春正满,花事在红药。一阵光风,香雾喷珠箔。画堂旧日张家,梦中玉燕,早拂晓、飞来帘幕。酒深酌。曾记走马长安,功名戏樊郭。螺浦如杯,豪气怎生著。直须用了圮编,封侯万户,却归共、赤松翁约。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一位曾经追求功名的文人,在酒醉后回忆往事、感慨人生的心境。

上片(前三句)用初夏风光开篇:春末夏初,芍药花开得正盛。一阵风吹过,带着花香穿过珠帘,让人联想到富贵人家("张家"代指豪门)的旧日繁华。"梦中玉燕"的比喻,既写燕子清晨飞入帘幕的实景,又暗含对功名富贵如梦幻泡影的感叹。

下片转入抒情:主人公借酒回忆年轻时在京城(长安)追逐功名的往事,把功名比作儿戏("戏樊郭")。看着酒杯("螺浦如杯")自问:当年的豪情壮志如今还剩多少?最后三句是全词亮点:表面上说"等我读完兵书(圮编)、封侯拜将后,就学神仙赤松子归隐",实际是用反语表达对功名虚幻的认知——明知封侯无望,不如早点看破。

全词妙在两种情绪的拉扯:一边是初夏美景引发的豪情,一边是清醒后的幻灭感。最后那句"封侯后再归隐"的玩笑话,把文人既放不下功名、又向往自由的心态写得格外真实。就像现代人边加班边喊着"财务自由就退休",这种矛盾心理古今相通。

李义山

李义山,字伯高,号后林,丰城(今属江西)人,一说嘉鱼(今属湖北)人,南宋成都通判李修己之子,为唐宗室曹王李明后裔。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进士,后为湖南提举摄帅漕,历阶至中正大夫,宝祐间,为淮东运判。有《后林遗稿》、《思过录》。另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也称李义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