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拟人手法描写"竹夫人"(古代一种竹制纳凉用具),通过她的口吻展现了一种高洁自持的品格。
前两句说竹夫人虽然被称为"青奴"(奴婢的称呼)有些羞耻,但天生就有刚直的节操。这里用"节操刚"既指竹子本身的坚硬特性,也暗喻人的品格坚贞。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竹夫人的特点:她长着竹节就像"具眼"(有眼睛),内心空灵所以"不妒";虽然默默无言("言何寂"),但清凉的身体("体自凉")给人带来舒适。这里把竹子的物理特性都转化成了人格化的美德。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竹夫人明白自己注定会被闲置(夏天过后就被收起),所以从不奢望独占宠爱("专房")。这既符合竹制品的实际用途,也寄托了诗人淡泊名利、安分守己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将普通日用品写得既有人的情感,又保持物的特性,通过这种双关表达,传递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读来既能感受到竹夫人的形象,又能体会到其中的人生哲理。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