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僧人形象,展现了他清高淡泊的生活状态。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僧人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说有位僧人为了修行禅道,住在北边的山冈上,他的品格就像古代高僧支遁和许询一样高尚。"逃禅"二字用得很妙,不是逃避,而是主动追求禅意。
中间四句用四个比喻展现僧人的生活:
1. 他的气质像细竹迎风而立,潇洒自然
2. 他的品格像雪中孤松,纯洁坚毅
3. 他拄着禅杖看远山,仿佛与云相伴
4. 他用铜瓶打水煮茶,连水都映着月光
这些画面充满禅意,把僧人超脱尘世的生活写得很有诗意。
最后两句写现在僧人关着石门,静静读经书。"琅函"指佛经,"日几章"说明他每天坚持修行。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节,塑造了一位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心宁静的高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