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去任有志未逮怀昔

嗷嗷鸿雁北山多,万户萧森待抚摩。吾道江河愁日下,世途沧海起风波。

萑苻竟塞黄沙路,琴瑟谁赓白雪歌。可叹残黎终未苏,回思时势两蹉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离职官员对榆林地区民生疾苦的深切感慨,充满无力感和忧患意识。

前两句用"嗷嗷鸿雁"比喻百姓的哀鸣,描绘出当地萧条破败的景象——百姓像待哺的雏鸟,而自己却无力安抚。三四句用"江河日下"形容道德沦丧,用"沧海风波"比喻世道险恶,表达对时代衰败的忧虑。

五六句更具体:盗贼横行让黄沙路都不安全("萑苻"指盗贼),高雅的音乐无人欣赏("白雪歌"指阳春白雪般的高雅艺术),暗示社会秩序崩溃、文化衰微。最后直接叹息百姓始终未能复苏,反思时局与自身作为,充满自责与遗憾。

全诗通过雁鸣、荒路、断弦等意象,展现了一幅民生凋敝的画卷。作者没有标榜政绩,而是坦诚自己的无能为力,这种心系百姓却束手无策的矛盾心理,反而让诗作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诗中"愁""叹""蹉跎"等词,层层递进地传递出深重的忧患意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