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巨石陂陀板样平,三山当面看云生"像是在拍一张照片:平坦的巨石像块大石板,对面三座山峰云雾缭绕。这里用"板样平"形容石头平整,用"看云生"让山有了生命,仿佛在欣赏云雾。
后两句"何当子夜重来此,濯足沧浪对月明"是诗人的愿望:真想半夜再来这里,在月光下把脚泡在清凉的水中。"濯足"这个动作特别生动,让人感受到夏夜的凉爽惬意。
整首诗妙在:
1. 画面感强,读着就像看到月光、巨石、云雾
2. 动静结合,静止的石头和流动的云雾、水波形成对比
3. 把普通的乘凉写得这么美,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情趣
4. 语言朴实,但"濯足""对月"这些细节让场景格外清新脱俗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月光下的纳凉诗,把夏夜乘凉这件小事写得既清爽又高雅,展现了古人善于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