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庐山(丙申)

昔予志名山,梦寐五老峰。
今兹远行迈,舟楫欣来逢。
中流望员阙,隐见金芙蓉。
空翠非一色,飞云渺千重。
历历涧中水,青青崖上松。
所嗟限于役,策杖谁相从。
空愁石梁在,缅怀虎溪踪。
岩栖不得遂,惆怅东林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和旅途中的感慨。诗人曾经梦想着去五老峰这样的名山,如今在远行的船上,终于有机会远远望见庐山。他看到山峰隐约像金色的芙蓉,山色空灵,云雾缭绕,山涧的流水和崖上的青松清晰可见。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因为公务在身,无法亲自登山,只能远远欣赏,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他想起了庐山的石梁和虎溪的传说,觉得自己无法像古人那样在山中隐居,只能听着东林寺的钟声,感到些许惆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了山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无法亲身体验的遗憾。这种对自然的深情和对自由的渴望,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也置身于那云雾缭绕的山间,感受到诗人的心情起伏。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