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归逢外甥李相如汴中
蛮乡俟天形,畏蠚复惮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哪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闢,未信遡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吴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哪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闢,未信遡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吴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写给外甥李相如的,既有亲人重逢的感慨,又暗含人生际遇的哲理。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重逢的复杂心情
诗人用对比手法描写两次见面:以前在南方湿热之地(蛮乡)做梦都盼着外甥来,只能听风吹竹叶想象亲人声音;如今真的见面了,反而像在梦里,只能相对诉说离别的痛苦。这种"梦非梦"的描写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突然见到思念已久的亲人时那种恍惚感。
中间部分("平生窘执辔"到"起废遇明主")
用一连串比喻讲人生起伏:说自己像没力气的白面书生硬要驾马车(窘执辔),外甥却像猛虎般有魄力。用"桃树枯死李树替"比喻人才更替,"遗佩满江"暗指怀才不遇。最精彩的是"常忧抱石沉江死,哪知遇到好领导"的转折,把官场起落说得既形象又含蓄。
最后部分("旷调已远迹"到结尾)
转为对外甥的叮嘱:先说别学古人杜举爱显摆(矜杜举),又用"楚王丢弓"的典故提醒他别在意闲言碎语。接着夸外甥有孔子之才,能像求雨一样为民请命(上书闵魃旱),最后用"北方有高才,南方有贤女"比喻天下人才济济,勉励外甥在官场大展身手,自己则准备回乡饮酒(湘吴醑)终老。
全诗妙在把大道理藏在生活比喻里:用驾车比喻职场、用天气比喻时运、用饮酒表达亲情。最动人的是"梦醒交织"的描写和"楚弓楚得"的豁达,既见长辈的殷切,又有智者的通透。就像一位经历丰富的长辈,在酒桌上既感慨人生无常,又鼓励年轻人抓住机遇,读来亲切又有深意。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